登入 免費註冊
最新消息
設計課程
動態課程
設計選讀
技術專欄
周邊商品

《Apple – Designed By Apple Intention》(以下稱 《Apple Intention》),是 Buck Studio 於 2013 年製作完成的作品,以極簡的元素、線條,呼應 Apple 產品給人的印象,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品牌包裝。


被譽為動態設計經典的《Apple Intention》

《Apple Intention》的地位來自 Apple 與 Buck 的合作默契。Buck 這間工作室,不僅僅只做 2D 向量風格作品,過去也跨足拍攝、3D、合成、特效等,作品表現形式相當多元。而和 Apple 合作的這支影片,理應可以用任何手法表達,但最後他們選擇了最極簡、單純的敘事手法,完成這隻《Apple Intention》,同時也和 Apple 的形象相呼應。

創作《Apple Intention》的工作室 Buck Logo

《Apple Intention》這隻經典作品,誕生於 Buck Studio 之手。

 

除此之外《Apple Intention》的動態設計,巧妙的將動態表演與文字做呼應,採用最「適合的」的畫面來搭配文案。在後續許多作品中也能看到類似的表現手法。例如使用點和線表達連結,圖形的聚合象徵團結等意象。 

動態設計呼應文字

《Apple Intention》中透過最合適的動態設計來呼應文字

更深入動態設計解析

《Apple Intention》如果反覆觀察,會意識到「所有的文字都是可以被閱讀的」,這樣的特性使於《Apple Intention》是以「文本」作為基底,影片文字的用意在於傳達 Apple 設計理念,圖形與動態設計皆是輔助,用來協助說好這個故事(仔細看可以發現,文字單獨讀出現的畫面不少,也增加了一點視覺呼吸的空間)。

在許多類似風格的其他作品,有可能著重在視覺與動態設計,文字反而成為輔助說明,就在這一點差異中,造就了「感受」的不同。觀賞作品時,可以觀察是以「文本」還是「畫面」為主,並感受文字在作品中的閱讀性。是動態輔助文字感受,還是文字輔助說明動態要表達的意思。

「為了說故事的設計,和為了設計編故事是不同的。」  

《Apple Intention》會造成災難嗎

延續上一主題,當遇到類似《Apple Intention》表現手法專案時,一定要提前考慮這樣的視覺與動態風格,是不是真的有辦法做資訊傳達?以過往經驗來說,越是簡單的視覺元素越難轉化做動態設計;而當原先所希望的「動態輔助文字」無法順利傳達資訊時,就面臨是否要強化文字的存在感,轉為強調文字來讓人理解動態要表達的意象。

但過度強調文字的做法(無論是放大、加粗或其他方式),也可能造成視覺焦點被強化後的文字吸引,導致極簡視覺和具象文字引起衝突感,造成情緒破壞,畫虎不成反類犬,讓作品變成一場災難。同時繁體字的視覺又比英文複雜許多,可以參考網友翻譯加上中文字幕的版本,感受繁體字在簡約視覺裡的運用會遇到的難處。


形象取向 vs. 功能性

《Apple Intention》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,關鍵在於 Apple 的精神意象:極簡、優雅,經過多年累積已經幾乎是深植人心,而 Buck 選擇捨去功能性解說、產品線介紹,以同樣極簡的視覺手法來完成這個作品。

如果今天是其他公司想採用類似的手法做形象包裝,效果就未必如此顯著。在規劃影像專案時,不如先思考一下要以形象包裝為主,還是功能性為主。很多時候單純做解釋型動畫,能將內容交代得更清楚。不一定要做出極簡優雅的動畫,反而沒有人知道到底要表達什麼?讓作品用合適的方法說故事吧。當有業主想做類似風格作品,也務必先溝通清楚。 

用極簡的視覺,搭配 Apple 的品牌形象,做出完美經典。

Simply, perfect.

《Apple Intention》是初學者的教科書

一些常用極簡風格的手法,包含點連點、線段移動、黏黏球、物理模擬、粒子效果,都濃縮在《Apple Intention》短短一分半裡,是許多初學動態設計朋友很愛臨摹的作品,網路隨意都找得到相關教學。

但這裡還是想提醒,任何動態設計手法都是呼應作品目的,而不是覺得酷炫就使用。

「將手法用在適合的地方,比會多少手法重要。」  

《Apple Intention》是 _____

總結來說《Apple Intention》是不退流行的經典作品,而在經歷過上面文章後,希望各位在欣賞時能加上一些想法,更認識這個作品,了解自己要做的作品有哪些適合參考,哪些不適合。別盲目追求而忽略作品背後的精神意涵(對業主、設計師皆是),別被侷限,也才有機會創作新的作品。

 

(Image credit:Apple)


了解陳柏尹的課程資訊

超越技術的動態思維|打造脫穎而出的代表作